□晨報記者 黃嫣
  11月2日13點,上馬關門時間剛過,東浩蘭生賽事公司總經理周瑾的眉頭才稍稍舒展了一些。
  從4月份賽事立項開始,漫長7個月努力,全都濃縮在這看似短暫的6個小時里。而現在,周瑾終於能和自己的團隊長出一口氣。
  最適宜的天氣、最亢奮的人群,還有破賽會紀錄的成績,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妙,但背後的故事卻少人知曉。
  接觸過幾乎所有的部門
  上馬比賽之前,周瑾和她的團隊連續加了一個多月的班,加班的概念是上午八點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大多數人基本只能回家洗個澡就再來繼續。
  空氣質量、人員安全,甚至一個垃圾桶、一張體檢表,都直接關係著上馬的形象。這些看上去無法控制的客觀因素在上馬組委會眼裡都是頭等大事,他們更是想盡一切辦法要把風險降到最低。“可以這麼說吧,小到一個垃圾桶,大到沿線的建築工程,我們都會和環保部門溝通,務必減小人為揚塵的可能性,讓上馬參賽者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有些“吹毛求疵”差不多是上馬組委會最形象的解讀。周瑾說,從今年4月立項到9月底組委會正式成立,再到最後一個月的衝刺籌備,她的團隊和上海幾乎所有的部門都有過合作和協商,“可能是外事方面的一張邀請函,也可能是協調幾個安保人員,看似簡單但卻容不得任何差錯。如果你問我到底接觸過幾個部門、開過幾個會,我只能籠統地告訴你,上海幾乎所有的部門對我們都有過幫助,而會議數量已經無法統計”。
  事實上,今年剛剛成立的東浩蘭生賽事公司總共只有9個人,除了總經理周瑾和副總經理楊勇以外,全部“80後”。背靠東浩蘭生集團,周瑾說,不是沒想過增加人手,但從經濟角度來看,還是希望能用最精簡的團隊來辦最有效益的賽事。
  “上馬是很特別的一個”
  年初接手上馬之初,新成立的東浩蘭生賽事公司還是被外界打了不少問號——原來由體育局競賽中心牽頭的一場大賽,現在完全放手給一家全新的公司,誰的心裡都沒底。
  問題主要出在上馬跑友井噴式增長上。從1996年開始,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就已經初具規模,只是當時市民參與度沒那麼高。但在19年後的今天,整個上海都在談論報名和完賽。東浩蘭生賽事公司副總經理楊勇的一句話更是讓人感慨中國跑步市場的發展之快,“這兩年我們很多人是被報名人流驚到的。2012年之前,你知道全馬、半馬報滿需要多少時間?”楊勇豎起兩個手指,“不是兩天,是兩個禮拜!”
  中國的跑步市場也正是在這兩年發展起來的,東浩蘭生恰在馬拉松最為火爆的時候接過了這根接力棒。周瑾說,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接地氣,“現在上海一系列重要賽事中,上馬是很特別的一個,因為它最上海”。
  “最上海”的含義很簡單,首先這是一場上海土生土長的賽事;其次,它最能全方位地、立體地展示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
  改時間經過仔細協商
  對於上馬的變遷,楊勇的感觸更深刻些,作為從競賽中心過來的“老人”,他看著這條線路每年的變遷,“年初上馬項目成立時,領導都會帶著我們整個團隊把線路走一遍,城市的變化仿佛就濃縮在這裡一樣,讓我們無法忽視時代的進步。”楊勇說,每年走線路他們都會聊聊:去年這裡還是建築工地,你看今年高樓拔地而起;這裡之前是老舊城區,但是地鐵已經通車,熙熙攘攘的人群依然來來去去。
  而作為女性,周瑾則把這個過程看得更為感性一些,“走過這條路才會知道上海的美麗,能把這條最美線路一次性呈獻給全世界,就是他們的榮幸”。
  如何突出賽事的國際化和人性化,只有通過一些細節體現。“我們對於賽程日期的改變,還有就是在安全指導方面做到了更加貼心和精細。”
  把時間改在11月2日,經過了多個部門和多位專家仔細協商,從氣象歷史記錄來看,在這個時間段里,上海無論是氣溫還是空氣質量,都更加適合大型馬拉松賽事。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數據在一個月前就開始不斷更新,幾乎每天都有最新的天氣情況傳送到東浩蘭生辦公室,來讓他們做好提前應急措施。
  除此之外,賽事安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東浩蘭生聯合體科所專家制定了不少專業計劃和有效建議,在過去兩個禮拜時間里,被源源不斷地傳送到每一個參賽跑者手裡。
  還有一個細節,2012年12月上馬同樣雨中開跑,當時起跑線外灘地區周圍被一地雨披垃圾覆蓋。今年天氣預報顯示有下雨可能,賽事主辦方早就把預案寫入了備忘,特地在起跑線附近安排了一支收雨披小分隊,專門負責從出發的人群中收下不需要的一次性雨披,確保他們出發之後,地上不出現此類垃圾。
  絕非毫無瑕疵
  不過上馬也絕非是毫無瑕疵,包括周瑾在內,東浩蘭生的所有人都知道,承辦一場賽事不可能完全沒有遺憾,而9月15日那場報名是今年無法迴避的問題。
  周瑾和團隊熬了無數個通宵,甚至動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最新技術,他們依然得到了一個並不完美的結果,230萬人次爭搶1.8萬個名額,網上爭議一片,而當天的報名熱線也被各種抱怨所充斥。
  報名當天下午,不少跑友打電話投訴,為什麼報名服務器如此糟糕,為什麼不採用國際馬拉松比較普遍採用的抽簽模式,為什麼不留出一半名額現場報名,等等等等。這些意見或者建議,最終都被集中反饋到了周瑾這裡,但只要是有馬拉松報名常識的人都明白,所謂的建議並沒有太多實用性。
  如果說在硬件上,服務器勢必會在未來繼續升級,那麼所謂的抽簽模式則依然存有不少爭議。同樣的,現場報名也是如此,2012年最後一次現場報名,不堪忍受寒冷天氣和長隊的跑友們在徹夜等候之後怨言不斷,這些絕不是一兩個所謂的點子就能輕易解決的。
  “說到底還是供需之間巨大的差距造成了這些矛盾。”周瑾說,“這是一個不討好的工作,在10:1甚至100:1的供需面前,解決的唯一方式,至少從當下來講可行的,就是增加更多的專業馬拉松賽事。”
  周瑾透露說,明年開始,他們計劃在上海舉辦更多的賽事來分流這些需求,“具體地點還沒有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會打造一個上馬系列賽的概念,讓更多想要投入馬拉松的人能夠享受到比賽的樂趣,從而能在這裡得到滿足的參賽體驗。”
  從1996年到2014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在井噴期里迎來了一次轉變,企業辦賽更靈活地推動了市場,在此背後則是推動全民健身的一劑強心劑。說到底,體育是民生,而這也是上馬想要帶給上海這座城市真正的財富。  (原標題:9個小伙伴如何“操盤”上馬這出大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rdquzgz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